來源:鐵行網 日期:2015-07-08
京津冀將建27條城際鐵路實現區域“聯網”,總規模達到3796公里。其中京唐城際、京濱城際將于年內開工,廊涿城際、首都機場到北京新機場的城際鐵路也計劃于2016年底前開工,即將開工的四條線路的投資額約1000多億元。
這也是自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以來首次對外發布有關三地城際鐵路的消息。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是由京津冀三地政府和中國鐵路總公司共同出資,于2015年3月正式注冊成立。三地政府與鐵路總公司的股權比例為3∶3∶3∶1。該公司的主要作用和業務是負責京津冀城際鐵路項目投資、鐵路工程建設、資產管理、房地產開發、土地整理等業務的經營工作。
據悉,在即將開工的四條線路中,京唐城際總長約160公里,途經通州、廊坊、寶坻、唐山;京濱城際長約182公里,其中北京至寶坻段約80公里與京唐城際共線,寶坻至濱海新區段則經過天津寶坻區、北辰區、東麗區,抵達濱海新區;廊涿城際長約87公里;首都機場至新機場聯絡線長約112公里。
據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偉亞介紹,四條線路的投資額約1000多億元,其中政府投資100億元,剩余的約900億元需要多渠道融資來解決。
更有分析認為,這種模式不僅有利于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承接平臺,帶動天津、河北等地城鎮化建設,還可以有效提高鐵路及周邊土地的利用效率,減少對土地資源的占用。
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也比較認同這種鐵路與土地聯動的開發模式。他認為,城際鐵路的規劃和建設應該和城市功能布局緊密結合。在他看來,充分利用沿線土地進行房地產開發,高密度建設寫字樓、商業區、基礎服務設施等能夠吸引更多企業和商業向此聚集。“應該說,未來的城際鐵路將既具備疏散功能,也具備集聚功能。”趙堅說道。
四條線路將采用“鐵路+土地綜合開發”模式,這種模式的核心在于統籌鐵路建設與沿線土地開發,通過城際鐵路建設帶動沿線城鎮經濟發展,實現土地升值,再利用土地產生的收益反哺城際鐵路的建設運營,有利于推動國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