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行網小編獲悉,10月15日,全長11.82公里滬昆高鐵貴州段大獨山隧道正式貫通。該工程長達5年的艱苦奮斗,終于成功了!
大獨山隧道位于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被專家認定為目前國內最典型的喀斯特復雜地質特長高鐵隧道。隧道穿越斷層7處,下穿地下暗河1處,施工中共探測到斷裂及破碎帶15處,其中Ⅳ、Ⅴ級圍巖占全隧67%,可溶巖占總長73.6%。
建設過程中,共揭示溶洞、溶腔44個,其中最大溶腔體積達33萬立方米。隧道單日最大涌水量17.7萬立方米。地質條件之復雜、施工難度之大,為國內高鐵建設所罕見。
針對復雜地質地貌,負責施工的中鐵二十局集團與
北京交通大學合作開發了瞬變電磁探水技術,并綜合運用地質雷達、紅外探水、tsp、tst等7種方法全面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先后成功預防突泥突水103次。項目部自主研發的T76S自進式螺旋管棚超前支護措施,不僅解決了喀斯特地質可溶巖段軟弱圍巖遇水極易坍塌的難題,也為國內同類型隧道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
據了解,滬昆高速鐵路東起
上海西至
昆明,全長2264公里,是中國東西向線路里程最長、經過省份最多的高速鐵路,預計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全線通車后,從上海坐
火車到昆明只需要9個小時,比現有的滬昆鐵路縮減28個小時。
項目負責人馮軍武介紹,在施工過程中,中鐵二十局集團通過開展科技攻關解決施工難題9項,其中3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創新工藝工法及科研項目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