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鐵行網 日期:2015-05-13
經常乘坐火車的旅客可能會清楚,有時候很難買到座票,只能買站票了,可是站票的價格為什么要和座票的價格一樣貴呢,這讓很多用座票價格買了站票的旅客很是不爽,來看詳細的介紹吧!
成都市民、從事法律工作的鄧江湖于今年2月12日乘坐D5115次動車從遂寧返回成都,花了45元全價買到了一張站票,后因不服成都鐵路局收取座票價格卻提供站票服務,而向成都鐵路運輸法院起訴,請求判決成都鐵路局的站票價格按半價收取,返還另外一半票價22.5元,成都鐵路運輸法院于4月28日立案受理,并確定下月開庭。
關于“火車票的站票與座票同價”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旅客和網友們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尤其在春運和節假日期間,這一話題的討論更是愈加顯得激烈甚至充滿了“火藥味”,這充分說明,這一問題已經真正地成為了“一個問題”,進入了人們關注的視野,既不能簡單看待,更不能消極對待。
對于站票與座票同價,卻不能享受到同等的服務待遇,有些旅客難免會在心中產生不舒服之感,畢竟付出了同樣的價錢,卻在服務上分出了“等級”差異,任誰都會心理不平衡,有種“吃虧”的感覺。對此有個別旅客走上了法律訴訟的渠道,要求鐵路返還“不該得”的那一部分票價,但在這一判決上,往往旅客方面難以達成預期愿望。
其實,這一問題并非小事,不管法院如何判決,不管最終雙方協調的結果如何,這些似乎顯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和解決呢這一問題?從顧客角度看,理由似乎很充分,也很合理,毋庸諱言,花了多少錢就應該享受多少錢價位的服務,這是人們的普遍看法,也無可厚非,但事實上,既然是服務雙方,理應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著急出行卻無法滿足,畢竟也是一件難心煩心之事,既然鐵路提供了一個出行條件,或許條件差了點,可從自身需求上看,還是達到了出行的目的,旅客理應在內心里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從鐵路部門看,無論是站票還是座票,對于鐵路而言只是在座位上無法滿足旅客的需求,畢竟也是為了大多數旅客能夠順利出行,在成本上都是一樣的,都要走一樣的公里數,從這一點上看,鐵路部門的解釋也并沒有不妥之處。
但既然問題已經出現了,就不能漠然視之和千方百計回避,解決問題才是消彌矛盾的最有效辦法和途徑。就鐵路部門而言,對這一問題要慎重且認真去對待,一方面,要在提供服務上多下些功夫,雖然賣了站票,但能否想方設法在座位方面給予解決?或搭設便座,或采取其它辦法,讓無座的旅客也能愉快滿意乘車出行;另一方面,“站票半價”的提法似乎也應該加以考慮和探索實踐,根據客流的情況調整座票與站票的比例,相應地售出一定的無座票,同時還要切實發揮乘務員的作用,由他們對無座或中途上車補票的旅客實施一定的監督掌控。當然,真正實施站票半價,還存在許多難度,到底如何界定站票?亦即是講,有些旅客上車時無座,但到了一定的站點卻有了座位,這又該如何解決?如何檢驗判定呢?如果暫時的無座卻買了半價票,這對那些買了全價票的旅客而言,是否公平?這些問題也都十分難以解決和判定。
站票與座票同價,是一個不能簡單看待的問題,雖然這一問題目前還無法解決,但隨著社會的進步,鐵路的發展,這一問題終將會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