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鐵行網 日期:2015-11-30
從11月26日起,2016年春運期間圖定列車火車票在網上預售,出現“秒光”、一票難求現象。11月27日從上海鐵路局獲悉,鐵路部門正在多舉措應對春運“搶票熱”,重點保障學生、務工人員購票需求,同時,加大對倒票、囤票等的打擊力度。
每逢春運,“買票難”便成國人“詠嘆調”。票難搶,人難回,鄉愁難寄,中國式春運,儼然成為一枚中國化的“情景硬幣”,以正反兩面展現那些“痛并快樂著”。而買票難,猶如卡在鄉愁喉嚨處的一根刺,也拉長了跋涉與團聚的距離。
11月26日,離春節尚有兩個月的時間,但是春節的火車票卻已經在網上開搶,今年的春運是否還會如同往年一樣是“買票難”?
綜合分析了往年“購票難”的原因,筆者以為,剔除客觀存在的供需矛盾因素,毫無疑問,最受爭議的便是黃牛黨問題,歲歲年年打黃牛,然而黃牛黨們卻是“春風吹又生”,黃牛的存在,在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同時,也使得購票難雪上加霜,這樣的情況下,購票難自然會出現。
在面對這種情況之下,如何保證有限的運輸資源能夠最大化的服務于民眾出行便成為了鐵路部門亟待思考解決的問題。所幸的是在今年鐵路總公司出臺的多項舉措已經為遏制春運“黃牛黨”和“囤票黨”埋下了伏筆:12306驗證碼升級進一步提高網絡購票的安全性和公平性,行程沖突不可購票解決了囤票優選問題,新建高鐵線路的如期完工交付運營緩解了部分重點城市的運輸壓力,線上線下合力打擊黃牛最大限度的保障了運輸資源的有效利用。眾多規定的“組合拳”已經為即將到來的2016年春運做好了最好的準備。
當然,從根本上說,對于有限的運輸資源與春運巨大的客流量相比較,任何制度都很難盡善盡美,春運“買票難”也并非鐵路一家之責任:集結了區域發展失衡之困、城市化之艱、民生之痛,也夾雜著改革推進、放權讓利、回應民生等等現實命題,而這些問題的集合才是導致春運“買票難”的根本原因。
然而當我們跳出“買票難”這個命題后,回頭看去,鐵路部門的種種舉措背后是則是其以更為透明、公開、便捷的方式,讓旅客對于火車票能夠看得見、購得著的決心,所以,我們在抨擊的批判的同時,也不妨多一些寬容和耐心,相信等到國家經濟發展更加繁榮,東西區域發展更加平衡,城市化更加深入,鐵路改革更加徹底,那么“春運”也會像曾經的“貧困”一樣成為前進中的中國的一個歷史標簽。